新青年价值观和人生观体现在一些新时代青年的实际行动和选择中。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事例:
黄文秀:
黄文秀是北京师范大学的硕士毕业生,她回乡工作,担任驻村第一书记。在任期间,她引进了砂糖橘种植技术,教村民做电商,协调建设垃圾池,帮助村里103户贫困户中的88户脱贫,村集体经济项目收入翻倍。黄文秀的事迹体现了她奉献社会、服务人民的精神,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服务乡村、帮助群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。
秦玥飞:
秦玥飞作为大学生村官,在衡山县贺家乡任内,改善了水利灌溉系统,硬化道路,安装路灯,修建现代化敬老院,并为乡村师生配备平板电脑进行信息化教学。他因积极为民服务,被评为央视“最美村官”和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。
杨科璋:
杨科璋在灭火救援中紧急救出一名约两岁的孩子,但因烟雾太大、能见度低而坠楼牺牲。他舍己救人的行为被评为“感动中国十大人物”之一,体现了他无私奉献、舍生忘死的精神。
李明:
李明原本是一名普通的程序员,通过参加职业规划培训课程,意识到自己真正渴望从事的工作是利用科技改善大众生活质量。他开始参与公益性质的技术项目开发活动,并在过程中获得晋升机会。他的转变体现了新时代新青年追求有意义的人生,通过实际行动为社会做出贡献。
李华:
李华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,通过努力学习考入全国一流大学,并成为家里第一个上大学的人。大学期间,他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,毕业后回到家乡成为一名中学教师,希望用自己的知识改变更多孩子的未来。
这些事例展现了新时代新青年在各自的领域中,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,追逐自己的梦想,服务他人,奉献社会,体现了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。